運用古老氰版攝影沖印技術
藍曬法替代筆墨創出新水墨
吳季璁作品 歐美亞展不停


@張錦滿 - 2022/10/16

  2019年Miami Art Basel 邁阿密巴塞爾藝術展「藝匯經線」展區

台灣水墨畫家吳季璁乃2019年劉國松藝術大獎首屆得主。該獎設立目的,在尋找下一個劉國松,選拔現代中國水墨畫最優秀新代表畫家。他必先是創作手法破舊立新,並非模仿舊有,也非抄襲西洋,並能宣揚民族傳統文化,同時兼具備強烈使命感。結果被挑選出來。

吳季璁系列作品《氰山集》,最能代表他創新特色,如果你仍未細看他的《氰山集》,那麼現在來開始吧!他正在美國、歐洲、亞洲各地展覽不停,是當今華人新水墨畫家火紅一位。

《氰山集之五十一》已於越南Nguyen藝術基金會展出
  《氰山集之五十一》已於越南Nguyen藝術基金會展出

為方便新讀者,讓我重複介紹他成長經過。吳季璁在1981 年生於台北,從小便兼習傳統書畫與素描水彩,進入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於2004 年畢業。他曾嚐試多種藝術創作,然而他骨子裏受東方傳統美學影響深遠,所以經過很多水墨實驗後,近年確定走他的新系列《氰山集》藝術道路。

由於他在大學時期,曾經探索攝影、錄像及機械光影裝置等新媒介,所以便將之全應用在他的系列作品《氰山集》裡,而該輯作品提供全新視覺經驗,篇幅宏偉,表現另一種山水詩意,現正迷倒美國和歐洲藝術界,甚至在越南、韓國,也都找到知音人。

Cyano-Collage 012 at Marie-Laure's living room 《氰山集之十二》於Marie-Laure起居室
  Cyano-Collage 012 at Marie-Laure's living room 《氰山集之十二》於Marie-Laure起居室

吳季璁創作《氰山集》系列,先將感光材料塗在紙張上,在陽光下曝曬約三十分鐘,過程中不斷重塑紙張皺摺,壓平後再經一小時的水洗程式,將皴法定影。

水洗步驟非常重要,也是整個程序中最有趣一環:不單是要停止陽光與宣紙的化學反應,而該剎那,首次顯示畫中皴法的色調和紋路,正是該次創作關鍵時刻。

此刻,時間、陽光(線條)、和人類觸感,都顯示在海藍的宣紙上。陽光和天氣隨著時間一直在變化,所以吳季璁每一次曬紙都是一次奇遇,因為畫中皴法紋路,最終呈現在紙上會是甚麼樣,完全不能猜測,具變幻奇妙之感,賦與中國新水墨神采仙氣,推高水墨至新境界!他正適合成為華人現代藝術新代表。

Cyano-Collage 012, 《氰山集之十二》, 2017, 75 x 175cm
  Cyano-Collage 012, 《氰山集之十二》, 2017, 75 x 175cm

吳季璁以宣紙為媒介,運用藍曬法----古老氰版攝影沖印技術,來替代筆墨,最當初也只是想開發傳統中國文人繪畫中的核心技法「皴法」,以書法筆墨精神,概括描繪山石紋理,藉此來投射個人內心之山水景物,寄情其中。吳季璁以革命手法製造出新皴法效果,可比美劉國松以多種各樣拓墨技法來代替毛筆。

吳季璁於 2012 年開創的第一批作品,定名為《皴法習作》。之後,他技巧成熟,繼後的系列作品《氰山集》便於 2015 年陸續面世。

在Youtube上,有多條吳季璁影片,而美國Sean Kelly畫廊團隊,老遠來到台灣,拍攝他創作經過,並包括他過去多個展覽內容,又與他長談等等。看該條視頻,大概會瞭解他藝術一二,值得一看:https://youtu.be/D57Fdd-4MVg


近年來,吳季璁在歐美亞洲不停展出,你再不記住他名字,便落後時勢!以下是部份之基本背景資料:

1

吳季璁作品《氰山集之二十四》,在2018年香港Art Basel裡世界畫廊首次亮相,當時我有看到。在2019年,吳季璁榮獲首屆「劉國松水墨藝術大獎」,而美國三藩市藝術博物館便收藏了這件珍品。

Cyano-Collage 130,《氰山集之一百三十》,2022,60 x  60 cm
  Cyano-Collage 130,《氰山集之一百三十》,2022,60 x 60 cm

2

2021年12月,吳季璁在美國首個個展《境》開幕,被Artnet News列為紐約地區「最激動人心與令人深思」的展覽之一,標誌著他在國際發展的新里程。

準備該巨幅作品,吳季璁特別租下台北淡水工作室,並在那裡舉辦預覽茶會。

Cyano-Collage 144, 《氰山集之一百四十四》, 2022, 150 x 300cm
  Cyano-Collage 144, 《氰山集之一百四十四》, 2022, 150 x 300cm

3

吳季璁與越南女藝術家Cam Xanh於2016年共同參加韓國Asia Young 36展覽時相識。2018年,吳季璁受邀在她參與創辦的MoT+++空間,進行為期三個月的駐村計劃。2020年5月,二人在胡志明市共同成立策工作室。除《氰山集之五十一》外,《小品之七 水仙》與《小品之十二 彎子木》也由越南NAF基金會典藏。

吳季璁作品,亦於2022年5月5日起,在胡志明市EMASI Nam Long 與 EMASI Van Phuc展出,直至12月。

2022年5月,《氰山集之五十一》在群展《Illuminated Curiosities》中展出。該展覽由Nguyen 藝術基金會 (NAF) 與 Lan Tinh基金會主辦,展覽主體為包括吳季璁作品在內的Nguyen 藝術基金會藏品,旨在呈現在藝術創作與實踐走向多樣化、研究導向與跨學科的時代背景下,藝術與科學產生的獨特交集與碰撞。

Nguyen 藝術基金會成立於2018年,由Quynh Nguyen創立、Cam Xanh擔任顧問。基金會致力收藏以各種形式與越南有關聯的當代藝術作品,為越南的藝術生態貢獻了獨特的視角與多元的活力。

Cyano-Collage 154,《氰山集之一百五十四》,2022,·85 x  200 cm
  Cyano-Collage 154,《氰山集之一百五十四》,2022,·85 x 200 cm

4. 《重塑:新觀點》

日期:2022年1月27日~5月30日
地址:紐約美洲大道1285號

UBS瑞士銀行,收藏了吳季璁《小品之十四 黃梅》,並放在紐約的瑞銀藝術畫廊的《重塑:新觀點》中展出。

瑞銀藝術收藏乃國際上最重要的當代藝術企業收藏,自1960年代起典藏各種媒介作品逾三萬件,其總監Mary Rozell說:「我們收藏屬於我們這個時代的藝術——那些反應我們當下所處的文化與社會、引人深思的作品」。2020年,《氰山集之七十八》也被該機構典藏。

瑞銀藝術畫廊位於紐約中城瑞銀集團總部大廈,成立於1985年,惟畫廊自2009年以來暫停向公眾開放。時隔十餘年後,該畫廊再次開放,集中展示近期瑞銀新藝術收藏,其中便包括吳季璁《小品之十四 黃梅》。

Cyano-Collage Series 130 on Bronze Marks Wu Chi-Tsung’s Debut in Art Basel Basel Cyano-Collage Series on Bronze Marks Wu Chi-Tsung’s Debut in Art Basel Basel
  Cyano-Collage Series 130 on Bronze Marks Wu Chi-Tsung’s Debut in Art Basel Basel Cyano-Collage Series on Bronze Marks Wu Chi-Tsung’s Debut in Art Basel Basel

5

Sean Kelly畫廊迄1991年於紐約蘇活區成立以來,旗下藝術家屢獲選國際型展覽與藝術獎項,並長期與全球重要美術館頻繁合作而備受關注。2019年6月,吳季璁參與畫廊群展《自然抽象》,並於不久後宣佈加入該畫廊。

Drawing Study Serie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Museum of Eastern Art of Turin (《寫生習作》系列於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展出)
  Drawing Study Series have been exhibited in Museum of Eastern Art of Turin (《寫生習作》系列於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展出)

6

2022年2月,Sean Kelly畫廊帶著吳季璁的《皴法習作》與《氰山集》系列新作參加洛杉磯弗里茲藝術博覽會。

7

在去年10月吳季璁首次亮相倫敦Frieze弗里茲藝術博覽會之際,弗里茲團隊曾在尚凱利畫廊的協製下,前往他在台北的工作室,進行採訪與拍攝,介紹吳季璁重審傳統、尊重材料的創作哲學。影片名為《吳季璁:重新定義傳統》,可在下列連結中看到: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57Fdd-4MVg&ab_channel=SeanKellyGallery

展覽日期:2022年2月18~20日

地址 洛杉磯Sean Kelly畫廊在比華利山市威爾榭大道9900號,90210

Installation view of jing-atmospheres at Sean Kelly New York, 2021
  Installation view of jing-atmospheres at Sean Kelly New York, 2021

8

同年,Sean Kelly畫廊攜《氰山集之六十四》參展Miami Art Basel藝博會。在為大型繪畫與裝置作品特設的策展單元「藝匯經線」展區,吳季璁挑戰大尺幅《氰山集》的創作,亦成為首位參與該展會的台灣藝術家。

9

2021年11月,個展《境》於洛杉磯Sean Kelly畫廊開幕,展品透過精心策劃,完整地回顧他二十年來創作歷程。2021年6月,吳季璁帶著全新黃銅底版創作的《氰山集》,首次登場瑞士Art Basel藝術博覽會。

Installation view of Sean Kelly's booth in Art Basel Miami Beach Meridians Section, 2019
  Installation view of Sean Kelly's booth in Art Basel Miami Beach Meridians Section, 2019

10

吳季璁另一作品《氰山集之一百三十五》則於早前亮相紐約軍械庫藝術博覽會尚凱利畫廊展位。

11

2017年,關注全球環境與文化議題的慈善基金會Le Cie Foundation與拍賣公司富藝斯(Phillips)聯手舉辦《Wisdom and Nature》巡展,展覽收錄40件致敬自然的當代藝術作品,並在紐約舉行義賣會。其中,吳季璁的《氰山集之十二》被收藏家瑪麗-勞爾·德·克萊蒙-唐納爾女士典藏。2015年,瑪麗-勞爾成立了非營利組織Spirit Now London(SNL),成員由慈善家、收藏家與藝術愛好者組成,共同致力於支持新興文化機構與才華橫溢的年輕藝術家。

2022年10月5日,吳季璁於瑪麗-勞爾的客廳與《氰山集之十二》重逢,並在此與SNL的成員分享其創作經歷。

Museum of Eastern Art of Turin, Italy 意大利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
  Museum of Eastern Art of Turin, Italy 意大利杜林東方藝術博物館

12

繼去年於倫敦Frieze弗里茲藝術博覽會的首秀後,2022年10月Sean Kelly畫廊再度攜吳季璁《氰山集》系列新作亮相。

Public days October 14-16, 2022

Venue The Regent's Park, London, UK

公眾開放 2022年10月14~16日

地址 倫敦攝政公園內

展覽日期 2022年10月20日至2023年9月3日

地址 Via San Domenico, 11 10122 Torino Italia

在策展人樂大豆( Davide Quadrio)的邀請下,吳季璁的《寫生習作 - 隋 灰石菩薩首像》已於2021於2022年10月20日開始,在意大利Turin 的Via San Domenico東方藝術博物館的聯展《Buddha10》展出。畫展到2023年9月3日才結束。

在該次展覽,策展人從博物館引以為豪的亞洲藝術收藏中選出2300件來自不同地 應的當代藝術作品,旨在為亞洲藝術史提供新穎的解讀視角與反思,此觀念與《寫生習作》的創作初衷不謀而合。

《寫生習作》佛像系列起源於2021年吳季璁與台北藝術空間TAO ART SPACE合作,他用手電筒作為畫筆,捕捉古代雕塑輪廓,記錄空間中光跡,輕柔光線緩緩照亮昏暗佛像,使其輪廓逐漸顯現,創造出一種幽玄氛圍,映照出佛像幾個世紀以來的永恒與靜謐。(完)

Still Life 014 – Yellow Mai flower, 《小品之十四 黃梅》,2020, 6 min 55 sec
  Still Life 014 – Yellow Mai flower, 《小品之十四 黃梅》,2020, 6 min 55 sec


#####

圖:吳季璁工作室提供

[ #Gallery27 #KazumasaNagai #FromNowToEternity #Gallery27xNagai #K11MUSEA #永井 #永井一正 #瞬間永恆 #作品巡禮 #陳幼堅 #藝術精髓 #核心人物 #日本國寶級 #平面設計大師 #版畫家 #LIFE系列 #一生懸命 #日本平面設計 #一個設計師的追求和熱誠 #文化傳統外 #與時並進 #破舊立新 #重新思考 #人與自然 #趙氏Baby #觀英才 #文明生活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張錦滿 Terms

Author @張錦滿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